快3两顺一反倍投介绍
大萧条时期苏联为何能从落后的农业国逆袭为一流工业强国
文/寂寞的红酒
提起苏联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力量。作为可以和美国比肩的世界一流工业强国,苏联的工业实力是非常强大的。不过上世纪30年代以前,苏联可不是这个样子,30年代以前的苏联其实工业非常落后,其工业产值仅仅位居世界第五,工业产能和庞大的体量完全不成正比。严格的说,苏联当时其实还只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,顶多算半个工业国。但在大萧条短短的几年中,苏联的工业实力急剧增长,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,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,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。苏联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工业的崛起,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蜕变。那么苏联为何能逆袭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?
第一,得益于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。和西方国家不同,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。这种经济制度将资源和生产全部纳入了国家管理,使得国家经济和工业生产井然有序,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工业能力,并降低了大萧条对苏联经济的冲击。同时,当时苏联正处于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相结合的阶段,有限的私营经济又使得苏联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活力,这是西方比不了的。此外,苏联的经济比较落后、对外依存度不高,所以受到大萧条的影响不大。因此出现了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片狼藉,而社会主义苏联却一枝独秀的局面。事实上,美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。正是这种此消彼长,让苏联脱颖而出,所以苏联仅仅用了几年时间,其工业实力就超过了英法等欧洲传统工业强国,从传统的农业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。
第二,苏联充分利用了大萧条中西方转移剩余资本和产能的契机。由于西方工业强国的工业和经济遭到了重创,大量剩余产能和资金无法消化,所以不得不向外寻找出路。当时经济一枝独秀的苏联无疑是最佳的转移目的地,而苏联人又对这种资本和产能的转移持有欢迎的态度,甚至可以说苏联人求之不得,所以双方一拍即合,进行了密切的合作。随着西方资本和工业技术以及人才的涌入,苏联的工业飞速发展。美国和德国在转移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美国人帮助苏联建立汽车厂、拖拉机厂等一大批苏联急需的厂矿企业。二战中著名的T34坦克就是建立在美国人援建拖拉机厂基础之上的。德国人帮助苏联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,两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,让苏联的国防工业和军事力量突飞猛进。在美国、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下,苏联取得了一大批西方的技术和装备,完善了自己的工业体系,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。
第三,苏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,资源丰富、人口众多,发展潜力巨大。在苏联成立之初,苏联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干涉和围堵,加上沙俄底子比较薄弱,所以在发展初期陷入了困境,工业没有什么发展,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。不过大萧条前,苏联已经通过农业和经济开发积累了大量的资本,开始走上正途,开始了工业化,大萧条时期正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爆发期。同时,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,特别是在建设时期,社会主义体制是国家建设的一个强力助推器。大萧条中,随着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涌入,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很快显示出优越性,苏联的潜力被充分激发出来,所以工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,让西方世界惊叹不已。1928年,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,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,但到1932年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。当时的法国《时报》写道:“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……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。”
参考资料:《俄国革命—苏联史(第一卷)》、《苏联的工业化》、《剑桥欧洲经济史》
美国苏联强国德国工业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